剑江夜泊
去时枫树青,回来枫叶丹。
丹青转瞬韶华改,逐客天涯何日还。
曾忆乘槎剑江侧,剑气光芒照颜色。
扁舟今两宿江干,蓬鬓如丝非往昔。
呼童独酌还独醒,醒来仍把剑文拭。
掌中寒露滴芙蓉,波心隐隐见蛟龙。
神物变怪每如此,岂终沦落在泥土。
君不见淮安市上多少年,匍伏英雄在眼前。
又不见大鹏抟风九万里,学鸠群笑枋榆里。
吁嗟人生有酒且尽倾,未须反覆论世情。
推蓬四顾月光白,忽然飞鸟向我鸣。
问之何事向南征,黄云紫水天溟溟。
愿因双翼一寄声,飞鸟长逝不我答,焚香夜读中黄经。
丹青转瞬韶华改,逐客天涯何日还。
曾忆乘槎剑江侧,剑气光芒照颜色。
扁舟今两宿江干,蓬鬓如丝非往昔。
呼童独酌还独醒,醒来仍把剑文拭。
掌中寒露滴芙蓉,波心隐隐见蛟龙。
神物变怪每如此,岂终沦落在泥土。
君不见淮安市上多少年,匍伏英雄在眼前。
又不见大鹏抟风九万里,学鸠群笑枋榆里。
吁嗟人生有酒且尽倾,未须反覆论世情。
推蓬四顾月光白,忽然飞鸟向我鸣。
问之何事向南征,黄云紫水天溟溟。
愿因双翼一寄声,飞鸟长逝不我答,焚香夜读中黄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回到剑江边的感慨。全诗用枫叶颜色变化(青变红)开篇,暗示时间飞逝、青春不再。诗人回忆当年意气风发时在剑江边看到宝剑寒光映照脸庞,如今两鬓斑白重回故地,只能独自喝酒擦剑,看着江水幻想蛟龙出没。
诗中用了两组强烈对比:一是淮安市井中埋没的英雄(像韩信曾受胯下之辱)与展翅高飞的大鹏鸟,暗指人生际遇无常;二是诗人自己曾经的壮志与现在的落魄。最后他选择豁达面对——推开船篷看月光皎洁,听到南飞鸟鸣时想托鸟儿带话,却发现连鸟儿也不理他,只好夜读道经排解寂寞。
全诗精华在于把人生起伏、岁月无情写得既壮阔又细腻。通过枫叶、宝剑、蛟龙、大鹏这些意象,配合月光飞鸟的夜景,把怀才不遇的苦闷转化为超脱的豁达,最后"有酒且尽倾"的洒脱尤其打动人心。最妙的是结尾,明明很孤独(飞鸟都不理他),却用安静焚香读书的画面收尾,给人留白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