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咏。太伯延陵

太伯全至让,远投蛮夷间。延陵嗣高风,去国不复还。
尊荣比蝉翼,道义侔崇山。元规与峻节,历世无能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赞美古代高尚人士的诗词,具体赞美的是太伯和延陵。下面我用通俗的语言来为你分析:

1. “太伯全至让,远投蛮夷间。”

这句诗赞美太伯的谦让之德。太伯是古代的一位贤者,他完全做到了放弃权力、地位的谦让精神,主动远离故土,去到相对落后的蛮夷之地。这里的“远投蛮夷间”说明太伯为了道义,不惜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2. “延陵嗣高风,去国不复还。”

这句诗赞美延陵的延续高尚风范。延陵也是古代贤者的代表,他们继承了太伯的高尚风格,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而且不再返回。这种舍弃俗世繁华,追求内心纯净的行为,体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

3. “尊荣比蝉翼,道义侔崇山。”

这里用“尊荣比蝉翼”来形容外在的尊贵和荣耀并不值得过分追求,它们像蝉的翅膀一样轻薄。而“道义侔崇山”则强调道义的重要性,像崇山一样高大、稳固。这两句诗形成对比,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表面的荣华富贵,而应重视道义和品德。

4. “元规与峻节,历世无能攀。”

这句诗赞美那些贤者的原则和崇高节操。他们的品德和行为标准非常高尚,像一座高山让人仰望,历经多个时代都没有人能超越他们。这里的“元规”和“峻节”都是赞美他们崇高的道德标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赞美太伯和延陵的高尚行为和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重视道义和品德,不要过分追求表面的荣华富贵。这种高尚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标准,历经多个时代仍然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

吴筠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