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紫阳书院作 其一

旧游过眼总云烟,又向吴中借一廛。
韩愈偶成进学解,屈原聊赋卜居篇。
高登坛坫虽非分,暂寄琴书亦是缘。
输与兴公清福好,好山刚对讲堂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搬到紫阳书院后有感而作,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淡泊自在的生活态度。

开头两句说,过去的经历就像过眼云烟一样消散了,现在又来到吴地(苏州一带)租了间房子住下。这里用"借一廛"(租房子)这个典故,显得很文雅。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典故:韩愈写《进学解》是表达怀才不遇,屈原写《卜居》是抒发内心苦闷。但作者说自己虽然不能像大文豪那样登上文坛高峰,但能暂时与琴书为伴也是缘分。这里透露出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

最后两句特别有意思:作者羡慕东晋高僧支遁(字兴公)的清福,因为书院正好对着美丽的山景。这既是在夸书院环境好,也是在表达自己向往清静生活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豁达心境。就像现代人搬家后发朋友圈感慨一样,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新环境的喜爱,还带着点文人特有的幽默自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