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茶
西湖之西开龙井,烟霞近接南峰岭。
飞流蜜汨写幽壑,石磴纡曲片云冷。
拄杖寻源到上方,松枝半落澄潭静。
铜瓶试取烹新茶,涛起龙团沸谷芽。
中顶无须忧兽迹,湖州岂惧涸金沙。
漫道白芽双井嫩,未必红泥方印嘉。
世人品茶未尝见,但说天池与阳羡。
岂知新茗煮新泉,团黄分洌浮瓯面。
二枪浪白附三篇,一串应输钱五万。
飞流蜜汨写幽壑,石磴纡曲片云冷。
拄杖寻源到上方,松枝半落澄潭静。
铜瓶试取烹新茶,涛起龙团沸谷芽。
中顶无须忧兽迹,湖州岂惧涸金沙。
漫道白芽双井嫩,未必红泥方印嘉。
世人品茶未尝见,但说天池与阳羡。
岂知新茗煮新泉,团黄分洌浮瓯面。
二枪浪白附三篇,一串应输钱五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龙井茶》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龙井茶的独特魅力。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带我们走进龙井茶的产地:西湖边的龙井村,靠近南高峰,瀑布从山涧飞泻,石头小路弯弯曲曲透着凉意。诗人拄着拐杖找到水源,看到潭水清澈,松枝飘落——这些描写都在说龙井茶生长环境清幽洁净。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是品茶体验的现场直播。"铜瓶试取烹新茶"开始,我们能看到煮茶时茶叶像小龙一样翻滚,茶芽在沸水中舒展。诗人骄傲地说:这里的茶叶不用担心中途被野兽破坏(指采摘环境好),也不像湖州金沙泉会干涸(暗示水质稳定)。接着反驳两种流行观点:不是说白芽茶就一定最嫩,也不是盖着红印章的茶就最好——这其实是在暗夸龙井茶被低估了。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直接吐槽当时的饮茶潮流:很多人根本不懂茶,只会跟风追捧天池茶、阳羡茶(明代两种名茶)。而真正的好茶应该是用新泉水煮新茶,看着茶汤泛起金黄泡沫。最后两句最有趣:说别人写的三篇茶论都是空谈("二枪浪白附三篇"),真正的好茶(指龙井)一串能值五万钱——用夸张的价格表示龙井茶的珍贵。
全诗妙在把广告打得风雅:通过环境描写证明"水源好",通过对比吐槽显示"品质被低估",最后用价值肯定来"带货"。诗人用煮茶时"涛起龙团"的动态美、茶汤"团黄分洌"的视觉美,让我们隔着纸都能闻到茶香,比直接说"龙井好喝"高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