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词

西山石,东海波。海波浩渺山巍峨,衔石填海奈苦何!

羽毛摧折口流血,心不转,海可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精卫词》用简单有力的语言,讲述了中国神话中精卫填海的故事,传递了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前两句"西山石,东海波"像电影开场镜头,瞬间把我们带到神话现场:一边是坚硬的石头,一边是无边的海浪。第三句用"浩渺"和"巍峨"两个词,让大海的广阔和西山的雄伟形成强烈对比,这时突然转折——这么小的鸟儿要衔石头填海,该有多难啊!

后三句是全诗精华。"羽毛摧折口流血"用六个字画出精卫遍体鳞伤却坚持叼石头的画面,比任何悲壮的描述都更有冲击力。最绝的是最后九个字:"心不转,海可竭",就像精卫的内心独白——只要我的心不变,终有一天能让大海干枯。这种"愚公移山"式的坚持,把一只小鸟的形象瞬间拔高成精神图腾。

全诗像一组快剪镜头:石头、海浪、受伤的鸟、坚定的眼神,最后定格在"海可竭"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上。诗人用精卫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再大的困难,只要保持那颗不认输的心,看似不可能的事也会有希望。这种用神话表达现实困境的写法,让每个为生活拼搏的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许恕

许恕(公元?年至一三七四年)字如心,江阴人。生年不详,卒于明太祖洪武七年。至正中,荐授澄江书院山长,旋弃去。会天下已乱,乃遁迹卖药于海上,与山僧野人为侣。善自晦匿,罕相识者,故征召不之及。恕著有《北郭集》六卷,补遗一卷,(均《四库总目》)他的诗意沉郁,而音节高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