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舟次崇德》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我来帮你分析这首诗:
1. 开头两句:“倦身只合卧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诗人说自己感到疲倦,只想在家里静卧,但目前身处旅途之中,不禁感慨万千。这是一种想要回到家乡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暗示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
2. 中间两句:“水国逢春梅未见,山城到午雾犹深。”诗人乘舟行于水乡,春天到来,但沿途却未见到梅花的踪影;来到一座山城,直到中午时分,山城还笼罩在浓雾之中。这里通过未见梅花和浓重的雾气来表达旅途中的失望与孤独,也暗示着旅途中的迷茫与不易。
3. 接下来两句:“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诗人提到他忘记了沿途经过的地名,船停泊时只能询问他人;但记得曾经在某个地方品尝到的酒,那份熟悉的味道是如此让人怀念。这表达了旅途中个人信息的遗忘,但对美好回忆的坚持和怀念。
4. 最后两句:“泛宅浮家何日了,庄头栽竹已成阴。”诗人表达了自己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何时才能结束的疑惑;而老家的竹林已经郁郁葱葱,暗示着家乡环境的美好与安定。这表达了诗人对外出漂泊生活的厌倦,同时也表现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家乡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盼。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