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园小宴取五柳公采菊东篱下为韵赋诗侑觞 其三

风雨山城暮,黄花自满丛。
幽怀若为写,正要玉西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九日山的一个小宴上,诗人借秋天的菊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首句“风雨山城暮”描述了宴会在傍晚时分进行的背景,当时的天气是风雨交加,整个山城处于一片暮色中,这种环境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感觉。

第二句“黄花自满丛”点出了宴会上的主角——菊花。这里的菊花不仅指实际的花朵,也是诗人情感的象征,暗示着秋天的到来,给人以怀念和思索的感触。

第三句“幽怀若为写”,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这里的“幽怀”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可能是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或者是对生活的感慨。诗人说这样的感情如何表达出来,表明他内心的情感较为复杂,难以用简单的言语来表达。

最后一句“正要玉西东”,这里的“玉西东”实际上指的是“玉樽西望东”,诗意更进一步,诗人希望与好友共饮,相互倾诉,通过酒和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玉樽”指的是酒杯,“西东”则有“朋友”之意,表现出诗人希望在宴会上与友人共赏佳酿,分享彼此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风雨中的山城、满丛的菊花以及诗人的心境,展现了秋天宴会上诗人的情感世界,充满了秋意与友情的交织。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