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河阴崔少府素幛

真玉不显文,至人不逞迹。
君见华堂幛,转觉虚室白。
旷然绝氛滓,润色惟粉泽。
皎若朗月升,皓如繁霜积。
清晨卷帘望,秋天横半壁。
昼景当户窥,晴云拂瑶席。
非无丹青妙,点污吾所惜。
世事巧乱真,我将世情隔。
自持纯素质,可悦神仙客。
何必玩画屏,留连假泉石(同前第一三八九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赞美崔少府家中的素白屏风,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世俗浮华的疏离。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前六句)用"真玉不显纹路,高人不会炫耀"的道理,引出素白屏风的美——它不靠华丽装饰,只用纯净白色就能营造出清雅氛围。诗人用"皎若朗月""皓如繁霜"两个比喻,把素白屏风比作夜空的明月和秋日的白霜,突出其洁净明亮的特质。

第二层(中间六句)描写屏风在不同时刻的美:清晨像横在秋空的云霞,白天阳光透进来时像晴云拂过玉席。这里诗人特意强调,不是画工技艺不好,而是不忍心用颜料破坏这份纯净,暗示真实朴素比人工雕琢更可贵。

第三层(最后六句)点明主旨:现实世界充满虚假伪装,诗人选择与世俗保持距离。就像这素白屏风,保持本色反而更能打动真正高雅的人。最后反问:何必沉迷那些画着假山假水的屏风呢?表达了对返璞归真生活态度的推崇。

全诗最妙的是把屏风这个日常物品写出了哲理意味。诗人表面写屏风,实际是在说做人道理——真正的美不在于外在装饰,保持本真才是最高境界。这种借物言志的手法,让深刻的道理变得生动可感。

翁承赞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