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联句一首

肃肃清院,翛翛碧鲜。
已见心远,何关地偏(昼)。
自公退食,升堂草玄。
纷纷已隔,云心澹然(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办公环境,以及诗人在其中超脱世俗的心境。

前两句"肃肃清院,翛翛碧鲜"用叠词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庄重肃穆、绿意盎然的庭院景象。"肃肃"形容环境的庄重安静,"翛翛"则描绘草木自由生长的状态。

三四句"已见心远,何关地偏"是点睛之笔:只要内心超脱,身处何地都无所谓偏远。表达了"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说明真正的宁静来自内心。

后四句写公务结束后的闲适时光。"自公退食"是说下班后用膳,"升堂草玄"指回到书房研究玄学。最后"纷纷已隔,云心澹然"表明诗人已远离尘世喧嚣,内心如云般淡泊自在。

全诗通过清幽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身处尘世却能保持心灵超脱"的智慧,提醒我们真正的宁静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