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

宝台高峻足⑴穹苍,狮子遗踪八水傍。
五色云中游上界,九重天外看西方。
三时雨泪龙宫冷,一夜风飘月桂香。
土石尚能⑵消罪障,何劳菩萨放⑶神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佛台(西台),展现了佛教圣地的庄严与神秘。全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想象,传递出对佛门净土的向往和对佛法力量的敬畏。

首联写佛台高峻雄伟,仿佛直通天际,狮子(象征佛法威严)的踪迹留在八水之畔,暗示这里曾是神圣之地。这两句用夸张手法突出佛台的巍峨,同时用狮子典故增添宗教色彩。

颔联展开瑰丽想象:诗人仿佛乘着五彩祥云遨游天界,从九重天外遥望西方极乐世界。这里用"五色云""九重天"等意象营造出超凡脱俗的仙境感,表达对佛国净土的憧憬。

颈联笔锋一转,描写佛门的慈悲:龙王为众生苦难悲泣("三时雨泪"),使得龙宫都显得凄冷;夜风送来月宫中桂花的香气。这两句通过神话意象,暗喻佛法普度众生的悲悯情怀。

尾联点明主旨:就连土石都能消除罪孽(指佛台的神奇力量),更不必劳烦菩萨显灵了。这是对佛法无边的赞叹,也暗含修行要靠自身努力的禅理。

全诗特色在于: 1. 将实景(佛台)与虚境(天界、龙宫)巧妙融合 2. 数字运用精妙(八水、五色、九重等)增强韵律 3. 通过神话意象使宗教体验具象化 4. 最后落脚于"自力修行"的佛教思想,避免陷入盲目崇拜

诗人通过这座佛台,实际上构建了一个连接人间与佛国的精神通道,让读者在壮丽的想象中感受到佛法的崇高与慈悲。

张商英

(1043—1122)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调通川主簿。熙宁中以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监荆南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屡诣执政求进,反对稍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徙数路。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吕公著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崇宁初为翰林学士,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所为,为政持平。为台臣疏击出贬。后还故官职卒。谥文忠。有《神宗正典》、《无尽居士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