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曲琼窗底,觑嫩晴光射。
兰息犹沈锦帷罅。
把猧儿唤去,婴母捎回,却不禁翠尾一朝闲话。
十分怜惜处,罗帕新痕,晾在花阴旧时架。
拥被几惺忪,绮梦回时,放一桁帘波如泻。
道做了檀奴要勤修,便扫地焚香,有何疑讶。
兰息犹沈锦帷罅。
把猧儿唤去,婴母捎回,却不禁翠尾一朝闲话。
十分怜惜处,罗帕新痕,晾在花阴旧时架。
拥被几惺忪,绮梦回时,放一桁帘波如泻。
道做了檀奴要勤修,便扫地焚香,有何疑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洞仙歌》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慵懒闲适的闺房场景,充满生活情趣和微妙情感。
上片从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户写起,阳光照进还飘着熏香味的锦帐缝隙。主人公赶走了捣乱的小狗(猧儿),支开了唠叨的奶妈(婴母),却挡不住窗外鸟雀叽叽喳喳的闲话——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想睡懒觉却被打扰的可爱烦恼。
下片转到女主人的日常生活:她珍惜地用新手帕擦拭花架,拥着被子半梦半醒。当彻底清醒时,她拉开窗帘,阳光像流水般倾泻进来。最后三句特别有趣:她自言自语说既然做了人家妻子(檀奴指丈夫),就该勤快点打扫焚香,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呢——透露出娇嗔又认命的小女人心态。
全词妙在把普通晨起场景写得活色生香:阳光、熏香、鸟鸣、花架这些意象营造出温馨氛围,而"赶狗""嫌鸟吵""赖床""自我说服"这些细节又赋予人物鲜活个性,让读者仿佛看见一个娇憨可爱的少妇形象。语言虽典雅但情感非常生活化,展现了古代女性生活中俏皮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