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吴江道中偶作十绝

千古鸱夷节独高,脱遗富贵一鸿毛。
馆娃宫女曾亡国,岂独相携泛海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人生选择,传递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价值观。

前两句用"鸱夷子皮"(范蠡)的典故,说他把富贵看得像羽毛一样轻,放弃荣华去隐居。这里赞美了看透名利、选择自由的智慧。

后两句转到反面例子:吴王夫差贪恋美色(馆娃宫女指西施),最终亡国。诗人用"岂独"二字点明:范蠡带西施泛舟只是传说,真正害吴国灭亡的是沉迷享乐。

全诗用"鸱夷隐居"和"吴王亡国"两个历史故事作对比,就像用两个不同的朋友圈:一个晒山水田园,一个晒奢华生活。诗人想说:追求物质享受可能带来灾难,而放下欲望反而能活得洒脱。这种古今相通的人生哲理,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朱长文

生卒年不详。江南诗人。德宗建中元年(780),在湖州,与皎然、裴澄同送梁肃归朝。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八。《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2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