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边山景,充满奇幻色彩和人生哲理。
开篇用"浩淼疑无地"形容大海无边无际,仿佛到了世界尽头;"何年此落星"把山比作坠落的星辰,给人神秘感。中间四句用鲜明画面展现山海之美:白色的浪花拍打礁石,远树与蓝天相接,渔船在日出方向收网,日落处的山峦像画屏一样美丽。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山中的僧人领悟了宇宙真谛,正对着游客讲解深奥的道理。全诗通过震撼的自然景观,引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就像僧人能在壮丽山海中参悟玄机,我们也能从日常美景中获得人生启迪。
诗人用"坠星""画屏"等生动比喻,将山海写得既气势磅礴又充满诗意,最后回归到人类对真理的探索,让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
张时彻
(1500—1577)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