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远离尘世喧嚣、亲近自然与道门生活的闲适心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淡泊宁静的意境。
前两句"爱于人境远,转与道门亲"直接点明主题:主人公厌倦了世俗生活,转而亲近修道生活。这种选择不是被迫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这种生活的美好:"静得幽探趣"写独处的妙处,在安静中能发现生活中细微的趣味;"闲耽逸性真"说悠闲的生活让本性更加真实自然。"鹤巢低树色,燕乳落花尘"是两个绝美的自然镜头:白鹤在低矮的树梢筑巢,乳燕在飘落的花瓣中学飞。这些意象都烘托出远离尘世的清净之美。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莫问忘言处"是说这种心境难以用语言描述,"明朝是别辰"则暗示这种闲适生活终将结束。在看似平静的描写中,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普通的鹤、燕、花、树等意象,组合出一幅超脱尘俗的生活画卷。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闲适",而是让读者通过那些生动的画面自己感受到这种宁静。最后淡淡的离别愁绪,又让这份宁静显得更加珍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皇甫濂
(1508—1564)明苏州长洲人,字子约,号理山。皇甫录第四子。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初授工部都水主事,母丧除,起故官,谪河南布政司理问,终兴化同知。好学工诗。有《逸民传》、《水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