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后书怀

踏遍天涯路,春三秋又三。
文章与时背,言语对人惭。
湖海气何馁,山林分未甘。
闲僧时过我,挥麈共玄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读书人在科举考试失败后的复杂心情,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苦闷与不甘。

前两句"踏遍天涯路,春三秋又三"像在说:我为了功名到处奔波,一年又一年地参加考试。这里的"春三秋又三"不是真的只考了六年,而是用重复的数字强调时间漫长,暗示考了很多次都没中。

中间四句是考试失败后的自我反思:"文章与时背"是说自己的文章风格不符合当下科举的流行趋势;"言语对人惭"是觉得没考好不好意思见人;"湖海气何馁"原本胸怀大志现在却泄了气;"山林分未甘"又表示虽然失败,但又不甘心就此归隐山林。这四句把读书人那种既自卑又不服输的矛盾心理写得特别真实。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有个闲散的和尚经常来找自己聊天,两人挥着拂尘谈玄说理。这里透露出作者在功名受挫后,开始在佛道思想中寻找精神寄托,但用"闲僧""玄谈"这样的词,又带着几分自嘲的意味。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刻意美化失意,而是诚实地展现了一个落第书生既觉得丢脸、又不愿认输,最后只能靠谈玄说理来排解苦闷的复杂心态。这种真实感让现代人读来也特别有共鸣——谁还没有过努力却失败,又不甘心就此放弃的经历呢?

胡仲参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胡仲参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