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廿三日致用堂梅花盛开,谢夫子召饮侍坐,即事十二韵

隆冬嘘阳和,嘉辰践良会。
梅花十三本,诸生八九辈。
仪瞻圣哲像,摩挲敦□器。
韩书展孤拓,朱注玩残字。
密薰多古香,默识欲神契。
少焉命殽核,山厨盛腊味。
美绝洪都酒,藉甚中丞菜。
盘匜寓文献,饮瞰□训诲。
夫子山斗姿,谭谐弥温蔼。
一座皆尽欢,小子尤烂醉。
堂前风煽春,帘外山横翠。
吟继衢樽图,关闽两盛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里师生欢聚的温馨场景,充满了书香、酒香和人情味。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感受它的魅力:

1. 场景如画 诗的开头就像打开了一幅冬日暖阳下的水墨画:寒冷的冬天突然有了暖意("隆冬嘘阳和"),十三株梅花盛开,八九个学生围坐在老师身边。教室里挂着圣贤画像,摆着古朴的器皿,大家传阅着韩愈的书法拓本和朱熹的批注本,整个场景既雅致又温馨。

2. 师生情谊 中间部分最有人情味:老师招呼大家品尝山野风味("山厨盛腊味"),有南昌的美酒和精致的菜肴。老师虽然学问高深("山斗姿"指像泰山北斗般崇高),但谈吐幽默亲切,让学生们放松自在,以至于作者这个"小子"都喝得醉醺醺的。

3. 文化韵味 诗中处处透着文雅气息:摸古器、看字画、闻书香("密薰多古香"),连吃饭的餐具都承载着文化传统("盘匜寓文献")。最后用"衢樽图"的典故(传说尧帝在路口设酒器与民同乐),把这次聚会比作儒家大师朱熹、张栻"关闽会讲"那样的文坛盛事。

4. 生活情趣 特别打动人的是那些生活细节:腊肉的香味、美酒的醇厚、老师开玩笑时温和的神态("谭谐弥温蔼"),还有醉眼看到的风景——堂前春风轻拂,帘外青山如黛。这些描写让古老的师生聚会显得特别真实亲切。

整首诗把严肃的学术活动写得生动活泼,展现了传统文人既重学问又懂生活的精神世界。最难得的是,在规矩森严的古代学堂里,我们看到了师生之间其乐融融的平等交流,这种温暖穿越时空依然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