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乞归示同志
别离在俄顷,一刻逾千金。
茫茫百端集,匪独悲牙琴。
白日自天上,浮云且勿侵。
神仙谅虚语,忠孝珍素心。
但恐同志少,终苦力弗任。
掉头已巢父,淮南秋渐深。
不见空中书,祖筵酒重斟。
酒酣论古事,涕泪沾衣襟。
圯上一谋面,赤松何日寻。
僧寮芋初熟,未解长源簪。
炊粱不就枕,息羽宁入林。
岁月积薪暇,陟屺思故岑。
眷言审出处,所愿加砭针。
踟蹰乞片语,坐右以为箴。
茫茫百端集,匪独悲牙琴。
白日自天上,浮云且勿侵。
神仙谅虚语,忠孝珍素心。
但恐同志少,终苦力弗任。
掉头已巢父,淮南秋渐深。
不见空中书,祖筵酒重斟。
酒酣论古事,涕泪沾衣襟。
圯上一谋面,赤松何日寻。
僧寮芋初熟,未解长源簪。
炊粱不就枕,息羽宁入林。
岁月积薪暇,陟屺思故岑。
眷言审出处,所愿加砭针。
踟蹰乞片语,坐右以为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将乞归示同志》讲的是作者即将告别朋友、准备归隐时复杂的心情。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人生选择中的纠结和对理想的坚守。
开头四句写离别在即的珍贵时刻,用"一刻逾千金"形容时间宝贵,同时表达心中千头万绪的愁思。这里"悲牙琴"用伯牙绝弦的典故,暗示知音难觅的孤独。
接下来用"白日"象征光明理想,劝诫自己不要被"浮云"般的世俗诱惑干扰。明确表示不相信神仙传说,只珍视"忠孝"这些做人根本。但担心志同道合者太少,自己力量有限难以坚持理想。
中间部分通过巢父(上古隐士)、淮南王(求仙失败)等历史典故,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疑虑。"圯上谋面"用张良遇黄石公的典故,暗含等待机遇的心思;"赤松"指仙人,表现对超脱的渴望。
后段用"僧寮芋熟"的简朴生活与"炊粱不就枕"的忙碌世俗对比,显示内心的挣扎。最后直接道出思念故乡、难以抉择的困境,诚恳请求朋友给予建议,希望把忠告当作座右铭。
全诗魅力在于真实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既想保持高尚品格,又担心孤立无援;既向往隐逸生活,又放不下社会责任。这种古今相通的心理矛盾,配上贴切的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如白日、浮云、熟芋等),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人面对人生抉择时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