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山居生活,同时暗含对现实政治的微妙感慨。
前两句"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用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隐居的惬意:扫落叶煮茶、摘树叶写字,心境悠闲到连梦都不做,夜晚敞开的窗户显得格外空明。这些画面传递出远离尘嚣的宁静满足。
后两句"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借用历史典故表达深层含义:东汉光武帝(刘秀)晚年才广施恩泽,而严子陵(东汉隐士)并非真的迷恋钓鱼,只是不愿出仕。诗人似乎在说:我选择隐居不是因为向往渔樵生活,而是等待明君赏识的时机未到。这里既有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又保持着对理想政治的期待。
全诗通过平淡的山居生活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古代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智慧,以及在隐逸中保持政治理想的精神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虚实相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既超脱又入世的矛盾心态。
曹邺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 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诗人。 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