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春杪游花坞)
小桥横,幽径曲。
千亩渭滨竹。
剪翠衫儿,一色晕浓绿。
分明花里迷藏,弯环难觅,又何处、白云茅屋。
快心目。
自觉热恼销除,尘襟淡如菊。
碧涧泉多,僧房报茶熟。
几时携榼来游,山厨清供,先看取,笋香新斸。
千亩渭滨竹。
剪翠衫儿,一色晕浓绿。
分明花里迷藏,弯环难觅,又何处、白云茅屋。
快心目。
自觉热恼销除,尘襟淡如菊。
碧涧泉多,僧房报茶熟。
几时携榼来游,山厨清供,先看取,笋香新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竹林游玩的闲适画面,充满自然趣味和生活气息。
上片写景: 开篇用"小桥横,幽径曲"勾勒出竹林小径的幽静,用"千亩"形容竹林规模之大。词人穿着翠绿衣衫("剪翠衫儿"),与浓绿的竹林融为一体("一色晕浓绿"),仿佛在玩捉迷藏("花里迷藏")。竹林小径弯弯曲曲("弯环难觅"),远处隐约可见白云缭绕的茅屋,营造出远离尘世的意境。
下片抒情: 竹林美景让人心情舒畅("快心目"),烦恼顿消("热恼销除"),心境变得淡泊("尘襟淡如菊")。山涧泉水叮咚,寺庙茶香四溢("碧涧泉多,僧房报茶熟"),词人想带着酒具("携榼")来游玩,品尝山野清味("山厨清供"),尤其是新鲜挖的竹笋("笋香新斸"),表达了对这种清雅生活的向往。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竹林、小径、茅屋、清泉等意象,营造出幽静淡雅的意境,展现了作者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生活理想。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以及简单生活中发现美味的乐趣,就像现代人周末去郊外踏青,享受野餐的闲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