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杪喜凉

客带蝉声散,烟生磬响间。
高斋先得月,疏树不遮山。
移榻人初倦,新凉户早关。
檐前河汉影,一样到溪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末夜晚的清凉景象,充满了闲适宁静的田园趣味。

前两句写客人散去后,蝉鸣声渐渐消失,寺庙的钟声在薄雾中回荡。这里用声音的消散营造出聚会结束后的静谧氛围。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高处的书斋最先迎来月光,稀疏的树木不会遮挡山色。人们搬动躺椅准备休息,感受到初秋的凉意便早早关上门窗。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夏秋交替时特有的舒适感,既有视觉上的开阔(看得见月亮和远山),又有身体感受到的温度变化。

最后两句把视线转向夜空:屋檐下倒映着银河的影子,这条"天上的河流"一直延伸到溪水转弯处。这个巧妙的联想把星空和溪水连成一体,让整个画面更显空灵悠远。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人声散去的庭院,到月光下的书斋,最后定格在星光溪水上。诗人用细腻的观察,把夏末转秋时那种微妙的气候变化和惬意心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自然呈现出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