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

小夫智解短,锥刀竞其身。
养志与养体,孰为能事亲。
堂堂父母躯,浩浩仁义贫。
此贫不以道,此乐岂非真。
我知我天分,人言葛天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全诗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开头四句批评了社会上常见的功利心态:普通人("小夫")耍小聪明,像用锥子小刀一样斤斤计较地经营自身利益。作者反问:到底是满足物质需求(养体)还是追求精神境界(养志)才是真正的孝道?

中间四句用强烈对比:父母给我们的身体如此伟大(堂堂),但仁义之道却显得匮乏(浩浩)。这里的"贫"不是指没钱,而是说世人缺乏精神追求。作者认为,如果缺乏道德追求,所谓的快乐都不是真正的快乐。

最后两句表明态度:作者清楚自己的天性追求,别人说他像上古葛天氏时代的百姓那样淳朴自然,他坦然接受。葛天民代表的是返璞归真、不受世俗污染的生活状态。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锥刀"比喻世俗人的精明算计,形象生动 2. "堂堂"与"浩浩"的对比,突显肉体与精神的落差 3. 最后以葛天民自比,表达超脱世俗的志向

诗人倡导的是一种注重精神修养、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反对当时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这种追求内心充实而非外在富足的价值观,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谢直

谢直,一名希孟,字古民,号晦斋,黄岩(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历太社令,大理司直(《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宁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由添差嘉兴府通判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三一)。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七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