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四首 其三

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
黄河直北千馀里,冤气苍茫成黑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塞下曲四首 其三》描绘了一个边疆战场的惨烈场景,通过对战争中人物情感和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龙斗雌雄势已分”,比喻战事的胜负已定。在这里,“龙”和“雌雄”分别代表了敌对双方,作者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说明战斗的结局已经非常明朗了。

第二句“山崩鬼哭恨将军”,描述了战争结束后的情感。这里的“山崩”可能是指战斗的激烈程度之大,甚至山岩都在颤抖。而“鬼哭”是指战场上士兵的惨叫声,如同鬼哭狼嚎。最后一句“恨将军”,指的是士兵们对他们的将领感到遗憾,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将领在战斗中没有能够保护好他们,或是战术安排不当,导致了这场惨烈的失败。

第三句“黄河直北千馀里”,描述了战场的广阔范围,黄河的北边延伸出千余里,这里用来形容战区的广大。最后一句“冤气苍茫成黑云”,则将战场上士兵的怨气比作弥漫在天空中的黑云,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对战败的愤怒和对将军的不满。这种怨气积聚成黑云,既象征着战场上的惨烈氛围,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中人性被扭曲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争的批判态度。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