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柔情与思念的画面,像一幅细腻的水墨画。
第一句"云色鲛绡拭泪颜",用轻柔的云霞般丝绢擦拭泪痕,暗示主人公正在伤心落泪。这里用"鲛绡"(传说中鲛人织的薄纱)来形容手帕,既美丽又带着神话色彩。
第二句"一帘春雨杏花寒",通过春雨和杏花勾勒出清冷的氛围。春雨绵绵,杏花在寒意中绽放,既点明了时节,又烘托出主人公孤寂的心情。
后两句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期盼。"几时重会鸳鸯侣"直白地诉说了对重逢的渴望,用"鸳鸯"比喻恩爱伴侣。"月下吹笙和彩鸾"则想象未来相会时的美好场景:在月光下,一个吹笙,一个应和,就像传说中的彩鸾凤凰般和谐美满。
整首诗用柔美的意象(云、春雨、杏花、月光)和神话元素(鲛绡、彩鸾)来包装思念之情,把伤心与期盼都写得唯美动人。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既忧伤又充满希望的复杂情感,让读者能感受到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