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二 次下洞流杯亭作
金篆锁岩穴,玉斧凿山湫。
飞泉溅沫无数,六月自生秋。
夭矫长松千岁,上有泠然天籁,清响眇难收。
亭屋创新观,客鞅棹还留。
推名利,付飘瓦,寄虚舟。
蒸羔酿秫,醅瓮戢戢蚁花浮。
唤取能歌能舞,乘兴携将高处,杯酌荐昆球。
径醉双股直,白眼视庸流。
飞泉溅沫无数,六月自生秋。
夭矫长松千岁,上有泠然天籁,清响眇难收。
亭屋创新观,客鞅棹还留。
推名利,付飘瓦,寄虚舟。
蒸羔酿秫,醅瓮戢戢蚁花浮。
唤取能歌能舞,乘兴携将高处,杯酌荐昆球。
径醉双股直,白眼视庸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纷扰、充满自然野趣的隐逸世界,展现了作者超脱名利、醉心山水的洒脱情怀。
上片用"金篆锁岩穴,玉斧凿山湫"这样瑰丽的想象,把山洞泉水比作被神仙封印的秘境。六月飞泉溅起的水沫让人感觉清凉如秋,千年古松在风中发出天籁般的声响,这些自然景观构成了一幅避暑胜地的画卷。新建的亭台让游客驻足流连,暗示这里是人间的世外桃源。
下片转入抒情,作者表示要把名利像碎瓦片一样抛弃,人生要像空舟般随性漂泊。接着用"蒸羔酿秫"等生活化的描写,展现自酿美酒的闲适生活。酒瓮里浮动的泡沫,暗示着即将开始的醉饮之乐。作者呼唤能歌善舞的同伴,带着酒登上高处,把酒杯举向昆仑美玉般皎洁的明月。最后两句最有趣:喝到双腿发直也不在乎,用不屑的白眼看待那些庸俗之人,活画出一个狂放不羁的醉汉形象。
全词通过夸张的想象(如神仙洞府)、生动的比喻(如名利如瓦)、细腻的观察(酒沫如蚁)和率真的表态(醉后白眼),塑造了一个既充满仙气又接地气的隐士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不屑,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受约束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