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一作韩)评事归华阴

三峰西面住(一作莲花峰下住),出见世人稀。
老大(一作白发)谁相识,恓惶(一作青山)又独归。
埽(一作拂)窗秋菌落,开箧夜(一作蛰)蛾飞。
若向(一作访)云中伴,还应着褐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老人孤独归家的场景,充满了淡泊宁静的意境。

开头两句"三峰西面住,出见世人稀"点明了老人住在华山附近人迹罕至的地方,暗示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老大谁相识"和"恓惶又独归"这两句特别打动人心,说的是老人年纪大了,认识的人越来越少,只能孤独地回到山中住所,透露出淡淡的忧伤。

中间两句"埽窗秋菌落,开箧夜蛾飞"用生动的细节描写了隐居生活的清贫:打扫窗户时秋菌纷纷落下,打开箱子夜蛾飞舞。这些意象既展现了山居环境的自然质朴,也暗示了主人生活的简朴。

最后两句"若向云中伴,还应着褐衣"最有意思。诗人说如果要在云中找个伴儿,那还得是穿着粗布衣服的隐士。这里用"云中伴"这个浪漫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朴实,通过老人归家这个简单场景,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清苦与自在。诗人没有刻意渲染悲情,而是用秋菌、夜蛾这些自然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美。最难得的是,诗人在描写孤独时,又透露出对这种生活的认同和欣赏,让整首诗在淡泊中见深情。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