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快读萍渔稿。
问君家、当年笛谱,赏音多少。
百尺楼头明月满,缘底泪痕双照。
料别恨、天涯曾抱。
却美清才兼福慧,有声声、琴瑟赓同调。
馀韵歇,画梁绕。
论交两世苔岑好。
怕重提、东华联巷,雪泥留爪⑴。
卅载沧桑增感触,知否杜鹃啼老。
奈老尚、风尘潦倒。
倘念故人犹有子,勉循良、最待三年报。
应许夸,阿翁灶。
问君家、当年笛谱,赏音多少。
百尺楼头明月满,缘底泪痕双照。
料别恨、天涯曾抱。
却美清才兼福慧,有声声、琴瑟赓同调。
馀韵歇,画梁绕。
论交两世苔岑好。
怕重提、东华联巷,雪泥留爪⑴。
卅载沧桑增感触,知否杜鹃啼老。
奈老尚、风尘潦倒。
倘念故人犹有子,勉循良、最待三年报。
应许夸,阿翁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像一封充满感慨的老友书信,用平实的语言道尽人生况味。上阕开篇以"快读萍渔稿"起笔,仿佛作者急切地翻看老友的诗文集,瞬间打开了记忆闸门。"当年笛谱"暗喻友人昔日的才华与理想,而"赏音多少"的疑问则透露出对知音难觅的唏嘘。
中段"百尺楼头明月满"的壮阔景象与"泪痕双照"的伤感形成强烈反差,揭示出即便身处高位也难掩离愁。作者用"琴瑟同调"赞美友人婚姻美满,但"馀韵歇"三字又暗示美好时光终会消逝,这种乐景写哀的手法格外动人。
下阕转入现实感慨,"两世苔岑好"说明两家世代交情,但"怕重提"道出物是人非的怅惘。"雪泥留爪"化用苏轼诗句,喻指往事如雪地爪印般易逝。最戳心的是"卅载沧桑""杜鹃啼老"的意象,将三十年岁月变迁与杜鹃啼血的典故结合,道尽中年沧桑。
结尾处作者以长辈口吻叮嘱老友之子要勤勉为官,看似平淡的劝勉背后,藏着对故人子弟的殷切期望。最后"夸阿翁灶"的典故用得巧妙,用"灶"代指家业传承,在朴实比喻中寄托着对家族延续的美好祝愿。
全词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友围炉夜话般娓娓道来,在寻常话语间流淌着对时光易逝的感伤、对知交情谊的珍视,以及跨越代际的生命嘱托,展现出中国文人特有的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