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边娇 题马湘兰疏竹幽兰图
孔雀庵旁,想那日帘栊,梦痕如水。腕低钏重,香扶墨瘦,画出愁边滋味。
秦淮那畔,已断了、画楼人倚,声声坠玉。怕暗里、芳魂敲碎。
酒边坐暝王郎,吟笺低拂,鬓丝憔悴。寄愁纫畹,单寒倚袖,怎奈月明花脆。
南朝梦破,空剩得、美人才子,香缣零落,渍伤心粉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才女(马湘兰)在秦淮河畔的孤独与哀愁,通过细腻的画面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才子佳人的悲剧命运。
1. 场景与氛围 开篇“孔雀庵旁”点明地点,秦淮河畔曾是繁华之地,如今却只剩冷清。词人用“梦痕如水”形容回忆像水一样流淌,既美好又易逝。“腕低钏重”写女子作画时的疲惫姿态,连手腕上的镯子都显得沉重,暗示她内心的压抑。
2. 孤独与愁绪 “香扶墨瘦”是说墨迹淡雅如兰香,但画中透出愁苦。秦淮河边的画楼已无人倚栏,只剩“声声坠玉”(可能是玉佩碰撞声或雨滴声),更添寂寥。“芳魂敲碎”写女子脆弱的心境,仿佛连灵魂都被孤独击碎。
3. 才子佳人的悲剧 下片提到“王郎”(可能指女子的知己或恋人),两人对坐饮酒,却只能借诗笺倾诉愁绪。“鬓丝憔悴”直接刻画他们的衰老与失意。“寄愁纫畹”想把愁思缝进兰花里,但“月明花脆”写现实残酷——美好的事物易碎,就像他们的爱情。
4. 历史与幻灭 “南朝梦破”借古喻今,南朝(金陵旧事)的繁华早已消散,才子佳人的故事也只剩零落的“香缣”(书画卷轴)和泪痕。最后一句“渍伤心粉泪”将情感推向高潮——连泪水都浸透了画卷,可见悲伤之深。
精髓与魅力 这首词像一部微电影,用疏竹、幽兰、残月等意象拼凑出一幅破碎的江南旧梦。它不直接说“我多伤心”,而是通过画画的女子、消失的楼台、冰冷的玉佩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声的痛。尤其“月明花脆”四字,把美好与脆弱对比得淋漓尽致,让人联想到青春、爱情、繁华,皆如琉璃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