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的山村景象,流露出诗人孤独却又自得其乐的心境。
前两句"近交谁复是良朋,一半山人一半僧"说的是:如今身边能交心的朋友已经不多了,剩下的要么是隐居山林的闲人,要么是出家的僧人。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世俗交往的失望,转而与超脱尘世的人为伴。
后两句"落叶满阶风自扫,危楼乘兴月同登"则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秋风吹落满阶的树叶,自然就像在打扫庭院;兴致来了就登上高楼,与明月为伴。这里"风自扫"的拟人化描写特别巧妙,把秋风写得像一位勤快的管家,而"月同登"则把月亮比作同游的伙伴。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虽然诗人感到孤独,但他在自然中找到了慰藉。落叶、秋风、高楼、明月都成了他的朋友,这种与自然为伴的生活反而让他感到自在。诗人用简单朴实的语言,把深秋山村的宁静之美和自己淡泊的心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闲适与安然。
李开先
(1502—1568)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