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诚之归荣 其三

天北天南一鸟通,百年忠孝日初红。
古今兄弟知多少,谁似淳公与正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真挚情谊的珍视。

前两句"天北天南一鸟通,百年忠孝日初红"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画面:一只鸟可以自由地飞越南北,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通。"百年忠孝"代表长久坚持的美德,"日初红"则暗示这些美德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充满希望和温暖。

后两句"古今兄弟知多少,谁似淳公与正公"通过对比手法,指出历史上兄弟情谊虽多,但很少有人能像诗中的淳公和正公那样品德高尚、情谊深厚。这里的"淳公"和"正公"可能是诗人敬佩的历史人物,用他们的名字来代表忠诚正直的品格。

整首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鸟儿的自由飞翔、太阳的温暖光芒等自然意象,赞美了忠孝美德和真挚情谊的可贵。诗人用简单易懂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坚守正道、珍视真情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品质。

邹智

邹智(1466—1491)字汝愚,号立斋,又号秋囦,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邹智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邹智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