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西南风劣。向花枝、划地愁先绝。寻常莫道春去,王孙未老,还堪重惜。

月上琼楼,算幽恨、飞燕能说。谩寄向、烟雨天涯,一路香、痕傍华辙。

荷钱点点何堪折。但清波、渺渺衔鱼妾。流萤一个巧入,待伴我、重帘岑寂。

夜漏频催,拟把双蛾,还聚愁碧。奈露盘、空盼金茎,只向梧桐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暮春时节的孤独与愁绪,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和情感交织,传递出深深的无奈与哀伤。

开篇“西南风劣”直接点出环境——猛烈的西南风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风吹花枝的景象触发了主人公的愁绪。“愁先绝”说明他的悲伤比春天离去更早到来,暗示心事沉重。接着“王孙未老”看似自我安慰(我还年轻,还能珍惜时光),但“还堪重惜”却透露出对逝去美好的无力挽回。

“月上琼楼”转入夜晚场景,月光下的高楼本该浪漫,但主人公却觉得只有飞燕能懂他的幽怨。他想把愁绪寄托给远方(“烟雨天涯”),但“香痕傍华辙”暗示这份情感只能默默跟随别人的车辙,无人真正在意。

下阕用“荷钱”(初生的小荷叶)和“鱼妾”(水鸟)描绘初夏景象,但“何堪折”“渺渺”等词让画面显得脆弱遥远。这时一只流萤偶然飞入,成了他寂寞中的短暂陪伴。“夜漏频催”写时间流逝,他想强打精神(“拟把双蛾还聚”),但最终像无法接住露水的铜盘(“露盘空盼”),只能听着雨滴梧桐的声音独自发呆。

全词妙在把抽象愁绪具象化:愁比春去得早、托飞燕传话、追车辙的香痕、露水从铜盘滑落…这些新颖比喻让情感可触可感。表面写春去夏来的自然变化,实则暗喻人生中错过的遗憾与无人理解的孤独,适合所有曾感到心事无人诉说的现代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