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春日雨中
日日春阴,瑞香亭下寒成阵。凤靴频误踏青期,寂寞墙阴径。翠被堆床未整。睡初酣、风篁唤醒。几多心绪,鹊语难凭,灯花无准。得酒浇愁,旧愁不去添新病。吴绫题满断肠词,歌罢何人听。宝篆香消昼永。枭馀烟、萧萧鬓影。出门长啸,白鹭双飞,清江千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日阴雨时分的愁绪,像一篇雨天日记,把孤独、烦闷、借酒消愁的状态写得非常生动。
上片(前半部分): 开头说春天总是阴雨天,瑞香花亭下冷风一阵阵的。因为下雨,女子屡次错过踏青约会,只能无聊地走在墙边小路上。屋里翠绿被子乱堆在床上也懒得整理,好不容易睡着,又被风吹竹叶的声音吵醒。心里乱糟糟的,连喜鹊报喜、灯花报喜这些吉利征兆都不可信——说明她心事太重,好事也高兴不起来。
下片(后半部分): 写借酒消愁反而更愁。旧愁没消又喝出病来,在丝绸上写满伤心诗词,却没人来听她吟唱。看着香炉里的烟慢慢烧完,照镜子发现鬓发凌乱(暗示憔悴)。最后突然出门对着江天大喊,看见白鹭双飞、江水浩渺——这个结尾很妙,前面压抑这么久,终于有个释放的镜头,但开阔的景色反而更衬托出她的孤独。
全词亮点: 1. 用日常细节写愁绪:乱被子、被风声吵醒、懒得梳妆,比直接说"我好愁"更有感染力 2. 结尾反差感:前面都是阴郁的室内场景,最后突然转到开阔江景,让情绪更有冲击力 3. 现代人也能共鸣:这种"雨天宅家越待越丧""借酒消愁愁更愁"的状态,今天依然常见
袁易
(1262—1306)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