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尚书歌(自注:东昌城下作。)
铁尚书,铁不如。
东昌城门朝大开,齐呼万岁声如雷。
燕王跃马及门限,霹雳飞空下悬板。
不断王头断马头,鼠窜猱惊箭满眼。
王怒发炮城摧崩,健儿争把蝥弧登。
炼石丸泥难作计,一纸公然出埤堄。
万夫辟易不敢前,大书太祖高皇帝。
黑夜斫营日坚守,能使英雄还北走。
呜呼神器天所与,一木只手能龃龉?
铮铮谁比铁尚书,呜呼尚书铁不如!
东昌城门朝大开,齐呼万岁声如雷。
燕王跃马及门限,霹雳飞空下悬板。
不断王头断马头,鼠窜猱惊箭满眼。
王怒发炮城摧崩,健儿争把蝥弧登。
炼石丸泥难作计,一纸公然出埤堄。
万夫辟易不敢前,大书太祖高皇帝。
黑夜斫营日坚守,能使英雄还北走。
呜呼神器天所与,一木只手能龃龉?
铮铮谁比铁尚书,呜呼尚书铁不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赞美铁尚书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铁尚书在东昌城下的英勇事迹。
诗歌开头“铁尚书,铁不如”,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铁尚书的英勇非凡。东昌城门大开,人们齐声高呼万岁,声音震天响。接着描绘了燕王跃马冲锋,霹雳般的响声震撼人心。铁尚书面对险境,毫不畏惧,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诗歌中通过描述战争的激烈场面,展现了铁尚书的威武形象。王头与马头之间的对决,箭如雨下,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危险。然而,铁尚书并不惧怕,他愤怒发炮,城防崩溃,健儿们争着登上城楼。这一幕幕描绘,凸显了铁尚书的英勇与智慧。
接下来,诗歌通过炼石丸泥难作计,一纸出埤堄的对比,展现了铁尚书的机智与谋略。万夫不敢前进之际,铁尚书大书太祖高皇帝之名,鼓舞士气,黑夜斫营,日坚守,使得英雄北走。这一部分描绘了铁尚书在战争中的指挥才能和英勇表现,让人们感受到他的非凡之处。
最后,诗歌通过“呜呼神器天所与,一木只手能龃龉”的赞美,再次强调了铁尚书的英勇与神奇。铮铮谁比铁尚书,呼应了诗歌开头的“铁不如”,突出了铁尚书的英勇形象。
整首诗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铁尚书在东昌城下的英勇事迹和威武形象。诗歌中充满了对铁尚书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让人感受到他的英勇与智慧。
汪楫
(1626—1689)江南休宁人,居扬州,字舟次,号悔斋。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检讨。曾充册封琉球正使。旋为河南府知府,官至福建布政使。早负诗名,与汪懋麟并称“二汪”。有《悔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