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龚抚干示闰中秋)

黄鹤楼前,江百尺、波横光溢。问老子、当年高兴,何人知得。最爱洞庭天际水,分明表里玻璃色。恐今宵、未必似前番,天应惜。

都莫问,鸿钟勒。也休羡,壶天谪。忆故人霜下,乱滩横笛。便好骑鲸游汗漫,古来蟾影何曾没。更明年、重约再来时,乘槎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黄鹤楼前回忆往事、感慨人生的心情,语言豪迈又带着几分洒脱。

上片(前八句)写眼前景色和回忆。站在黄鹤楼前,江水浩荡波光粼粼,作者想起自己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样子,但如今已无人知晓。他最爱洞庭湖清澈如玻璃的湖水,但担心今晚的月色可能不如从前明亮,大概是老天爷也舍不得把最美的月光轻易给人看吧。这里用"天应惜"三个字,把月亮拟人化,显得特别生动。

下片(后八句)表达豁达的人生态度。作者说:别问功名利禄(鸿钟勒指记功的钟鼎),也别羡慕神仙生活(壶天谪指道家仙境)。他想起老友在寒霜中、在乱石滩上吹笛的潇洒身影。与其追求虚名,不如像传说中的仙人那样骑鲸漫游(汗漫指广阔天地),因为月亮(蟾影)永远都在那里不会消失。最后相约明年再来,做个乘木筏遨游的逍遥客(乘槎客借用张骞乘筏遇仙的典故)。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气质的融合:既有"骑鲸游汗漫"的豪放想象,又有"恐今宵未必似前番"的细腻感触;既看淡功名,又珍惜友情。特别是"乱滩横笛"这个画面,把文人雅士的潇洒不羁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用"乘槎客"作结,把一次普通的赏月之约说得像神仙漫游般浪漫,充分展现了宋词把日常写出仙气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