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元宵节的夜晚,邀请客人一起赏灯、听古筝和笛子演奏的欢乐场景。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一部分,所以这里也有新年的气氛和情感。
首句“上元又是新年节”,直接点明了时间——元宵节。“狂客高歌醉不休”,描述的是一群热情高涨的客人在高声歌唱,他们饮酒狂欢,沉醉其中。
第二句“橘酒生春连百爵”,“橘酒”指的是用柑橘酿的酒,这里代表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生春”即是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季节。“连百爵”则形象地展现了宴席上热闹的场面,客人们举杯畅饮,相互祝愿。
第三句转到赏灯,“莲灯照夜足千篝”,莲灯是元宵节常见的灯种之一,“照夜”描绘出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足千篝”则形容灯会规模宏大,千百盏灯齐亮,照亮了整个夜空。
接下来的两句是音乐的部分,“风前铁笛惊三弄,月底银筝试一搊”,铁笛和银筝是中国古代乐器,这里描述了风中有悠扬的笛声,月下有动人的筝声。“惊三弄”和“试一搊”展现了音乐的美妙和演奏技艺的高超。
最后一句“听彻《落梅》兼《出塞》,居人自是不关愁”,写的是客人们聆听了《落梅》和《出塞》这两首曲子。《落梅》和《出塞》是古曲名字,意味着客人们在享受音乐时,无论听到的是哀怨或激昂的曲调,都不会引发心中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气氛、灯光和音乐的美妙,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快乐的追求。语言通俗,画面感强,让读者能够很容易地感受到元宵节的欢乐场景。
李开先
(1502—1568)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