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卢相公见寄

雨后庭阶长绿苔,故人久不过茅斋。
每思旧事如春梦,聊寄新诗慰老怀。
窗下授经高弟读,柳边唤渡小舟来。
何时结屋依东郭,相与论文日往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语言朴实却充满韵味。

前两句写雨后庭院长满青苔,暗示很久没有朋友来访,透露出淡淡的寂寞。诗人用"茅斋"这样简单的住所描写,展现了自己清贫但自在的生活状态。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部分:诗人常常回忆往事像春梦一样美好却短暂,只能写诗安慰自己年老的心。白天在窗下给得意的学生讲课,傍晚在柳树下招呼小船渡河回家。这些画面生动展现了教书先生平淡却充实的日常,既有教书育人的满足感,也有独来独往的闲适。

最后两句表达了美好愿望:希望能和朋友在东城外比邻而居,每天互相串门讨论文章。这个结尾让全诗从孤独转向温暖,展现了文人之间珍贵的友谊。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庭院、茅屋、柳树、小船等简单意象,勾勒出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安于清贫、享受独处,却又渴望知音。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的生活热情,以及对真挚友情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