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金丝缕缕是谁搓,时见流莺为掷梭。
春暮絮飞清影薄,夏初蝉噪绿阴多。
依依弱态愁青女,袅袅柔情恋碧波。
惆怅路歧行客众,长条折尽欲如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杨柳》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柳从春到夏的变化,同时寄托了离别的愁绪。

诗的开头用"金丝缕缕"形容杨柳嫩黄的枝条,像被人精心搓成的金线,又用"流莺掷梭"比喻黄莺在柳枝间穿梭,仿佛织布机上的梭子,画面感极强。春天将尽时,柳絮飘飞,树影稀疏;初夏来临,蝉鸣阵阵,柳荫浓密——诗人通过季节变化,展现了杨柳不同时节的美。

"依依弱态"和"袅袅柔情"两句,赋予杨柳人的情感:它柔弱的身姿仿佛在害怕霜雪(青女是神话中的霜雪之神),轻盈的枝条又似在依恋碧波。这种拟人手法让杨柳显得楚楚动人。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带出离别的主题:在岔路口(路歧),远行的人(行客)折尽柳枝(古人折柳赠别)表达不舍,可即便折尽枝条,又怎能留住离人?这里用"惆怅"二字点出无奈之情,让整首诗在柔美中透出淡淡的哀愁。

全诗就像一组镜头:从柳条的特写,到莺飞蝉鸣的夏景,再到折柳送别的场景,层层递进,把自然景物与人间离情巧妙融合,读来婉转动人。

朱祐杬

朱祐杬(1476年7月22日-1519年7月13日),明代宗室,明宪宗第四子、明孝宗异母弟、明武宗之叔、明世宗之父。母亲是邵宸妃,妻为蒋氏。薨后,正德帝初赐谥“献”,即”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世宗即位后推尊为“兴献帝”,并追谥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爱好诗歌和书法,不喜纵情享乐,热衷于艺术和文学,有代表作《恩纪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