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庙投龙简
阳城天地中,坤灵奠神岳。
积翠千层霄,元气远盘礴。
降神生申甫,形势控伊洛。
谽谺虎豹蹲,偃蹇蛟龙跃。
猛士横戈矛,奇阵出帏幄。
簇簇罗旌旗,巍巍耸台阁。
玉镜为谁开,金匮为谁钥。
远近列画图,周遭峙郛郭。
万状不可名,起伏互连络。
皇皇圣帝居,历代重封爵。
老柏浮苍烟,古殿蚀丹雘。
天朝混华夏,秩礼特优渥。
皇庆二载春,宵旰轸民瘼。
有旨醮长春,玉简命新琢。
诏臣走登封,香币致虔恪。
邃洞藏宝符,琼音降笙鹤。
三呼今复闻,祥风度天乐。
小臣奉明祀,三使陟云崿。
箕山胜可家,颍水清可涿。
遐想饮牛人,高风动寥廓。
赐玦知何时,分我云半壑。
歌诗勒嵩珉,用赞圣人作。
积翠千层霄,元气远盘礴。
降神生申甫,形势控伊洛。
谽谺虎豹蹲,偃蹇蛟龙跃。
猛士横戈矛,奇阵出帏幄。
簇簇罗旌旗,巍巍耸台阁。
玉镜为谁开,金匮为谁钥。
远近列画图,周遭峙郛郭。
万状不可名,起伏互连络。
皇皇圣帝居,历代重封爵。
老柏浮苍烟,古殿蚀丹雘。
天朝混华夏,秩礼特优渥。
皇庆二载春,宵旰轸民瘼。
有旨醮长春,玉简命新琢。
诏臣走登封,香币致虔恪。
邃洞藏宝符,琼音降笙鹤。
三呼今复闻,祥风度天乐。
小臣奉明祀,三使陟云崿。
箕山胜可家,颍水清可涿。
遐想饮牛人,高风动寥廓。
赐玦知何时,分我云半壑。
歌诗勒嵩珉,用赞圣人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中岳庙(嵩山)的壮丽景色和神圣氛围,同时记录了皇帝派使者前来祭祀的历史事件。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嵩山的神奇景观(前16句) 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把嵩山写得像活过来一样:山势像蹲伏的猛虎蛟龙,岩石像横戈列阵的士兵,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庙宇像天上宫阙。特别是"玉镜为谁开,金匮为谁钥"这两句,用珠宝匣子比喻山中神秘景象,让人感觉整座山就是个藏着珍宝的神仙洞府。
2. 皇家祭祀的庄严场面(中间12句) 写到历代皇帝都重视嵩山祭祀,尤其当朝皇帝更派使者带着玉简(刻有祭文的玉牌)来举办法事。诗中"邃洞藏宝符,琼音降笙鹤"描写法事现场:山洞里藏着符咒,天上传来仙乐,连仙鹤都飞来助阵,充满神话色彩。
3. 诗人的个人感慨(最后8句) 作为参与祭祀的官员,诗人在登山时联想到嵩山的历史名人——传说中拒绝做官、在颍水边饮牛的隐士许由。最后"赐玦知何时"表达了自己也想隐居山中的愿望,但又在石碑刻诗赞美皇帝,体现了古代文人既向往自由又忠于朝廷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最妙的地方在于: - 把静止的山写得虎跃龙腾,像战场又像仙境 - 记录历史事件却充满神话元素,现实与传说交融 - 结尾突然转入个人情怀,让庄严的祭祀有了人情味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纪录片:既有航拍般的山岳全景,又有祭祀特写镜头,最后导演(诗人)自己还入镜感慨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