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春感
啼声悲切。
是羁栖雁,带雨寻歇。
园林未识谁主,鹓俦鹤侣,翻轻离别。
曙后星明,怎不见钟动金阙。
只剩有、牧唱椎讴,隐隐青山楚云阔。
繁华六代空提说。
叹古时、霸气全销灭。
铜人高掌何处,仙乐里、一场花月。
粥鼓饧箫,闲过清明,百六时节。
那知道、风簸黄沙,又听胡笳咽。
是羁栖雁,带雨寻歇。
园林未识谁主,鹓俦鹤侣,翻轻离别。
曙后星明,怎不见钟动金阙。
只剩有、牧唱椎讴,隐隐青山楚云阔。
繁华六代空提说。
叹古时、霸气全销灭。
铜人高掌何处,仙乐里、一场花月。
粥鼓饧箫,闲过清明,百六时节。
那知道、风簸黄沙,又听胡笳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却透露出深沉的哀愁和历史的沧桑感。作者通过描绘一系列意象,表达了对繁华逝去、时代变迁的感慨。
上片开头用大雁在雨中寻找栖息地的画面,暗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园林未识谁主"一句,暗指朝代更替、物是人非。钟声不再、只剩牧歌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繁华消逝的寂寥。
下片直接点明对六朝繁华的追忆,用"霸气全销灭"道出英雄霸业终成空的无奈。"铜人高掌"的典故(汉武帝铸造的铜人)与眼前的花月形成对比,突出历史与现实的落差。最后"风簸黄沙,又听胡笳咽"的塞外景象,暗示了外族入侵的隐忧,使整首词的悲凉感达到高潮。
全词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表面写春景,实则借春写愁;看似怀古,实则忧今。通过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的手法,把个人漂泊之愁与家国兴亡之叹完美融合,展现了词人深沉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