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画卷,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一样展开:芙蓉花在冷雨烟雾中显得孤清,秋风吹过长满紫色莼菜的河岸。莼菜轩前秋色浩渺,渔人倚着船桨在烟雨中闲谈。这里用"鲤鱼风"(指秋风)、"紫莼渚"等意象,把江南特有的风物写得鲜活生动。
中间两句特别精彩:采莼人手指沾着水光,莼菜像晶莹的绿丝线,仿佛用水晶穿成的项链。这里"光漉漉"、"水晶绿"的描写,让平凡的劳动场景变得闪闪发光,可见诗人对生活观察之细。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带出温暖的人情味:莼菜能做羹,茭白能做饭。穿着彩衣的孩子为母亲祝寿,而诗人自己把做官的心思看得像一杯清水般淡薄。这里用"彩衣捧寿"的典故(古代孝子故事),把劳动、美食、孝心自然串联,最后用"一杯水"的比喻,巧妙表达了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莼菜写得既美味又富有诗意,通过采莼、做羹、祝寿这些生活片段,传递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就像用手机拍下的一组江南生活vlog,既有烟火气,又有文人雅趣。
陈璧
陈璧,字玉苍、佩苍、雨苍,晚号苏斋,(今闽侯县南通镇苏坂村)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十九日生,17岁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年)赴考,以“经文策问冠场”,得中举人。光绪三年进士及第,光绪十四年任内阁中书,光绪十五年简放湖北主考官、光绪十六年补宗人府主事、光绪十八年升礼部铸印司员外郎。于民国十七年(1928)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