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亭一九二一年作,时年十五岁)

大观亭外日悠悠,燕语莺歌破客愁。
古墓千秋生气在(亭下有元余忠宣公阙墓。),长江万里远帆收。
碎红乱点花如笑,新绿平铺草欲流。
满眼风光寻不足,垂杨深处白沙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午后,诗人站在大观亭外,眼中满是生机勃勃的春景。下面逐句分析:

1. 第一句:“大观亭外日悠悠,燕语莺歌破客愁。”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站在大观亭外,满眼都是春天的景象。阳光缓缓地洒下来,燕子和黄莺在空中欢快地飞翔,它们的叫声驱散了诗人心中的旅途疲劳和孤独感。

2. 第二句:“古墓千秋生气在(亭下有元余忠宣公阙墓。)。” - 诗句提到,在大观亭下有一座古墓,这是元代忠臣余忠宣公的墓地。虽然墓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是那里的生命力依然旺盛,仿佛忠臣的精神仍在激励着后来的人。

3. 第三句:“长江万里远帆收。” - 这句话描绘了远处长江上的帆船渐渐远去的景象。作者用“万里”来形容江水的辽阔,而“远帆收”则让画面显得更加宁静和深远。

4. 第四句:“碎红乱点花如笑,新绿平铺草欲流。” -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里花团锦簇、草木茂盛的景象。红色的花瓣零散地点缀在绿色的草丛中,仿佛花朵们在绽放时都露出了笑容;而新绿的草地则像水流一样延伸,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5. 第五句:“满眼风光寻不足。”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人觉得眼前的风景太美了,他看了又看,却总感觉不够尽兴。

6. 最后一句:“垂杨深处白沙洲。” - 这句诗描绘了一片被垂杨树覆盖的白沙洲。在树荫下的这片沙滩上,仿佛藏着无限宁静和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