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岁晚有怀继歌以写

旧思停云,高歌送日,感秋颓力。隔雨江楼,冥鸿怨遥碧。

兰茳泪把,凭寄赠、长安游客。凄寂,诗梦倦寻,说风流都息。

铜驼广陌,粉醉金迷,狂尘总陵藉。羁吟眷念上国,海山北。

耐得一丘吾老,不数十洲飏历。但岁寒尊俎,谁赏菊丛佳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人到晚年,回忆往事时的孤独与感慨,像一杯苦涩的茶,越品越有味道。

开头"旧思停云"三句,像放电影一样把回忆拉近——望着天上不动的云,大声唱歌送走夕阳,感受着秋天带来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暗示着年华老去的无奈。

"隔雨江楼"之后,画面切换到雨中的江边小楼,看着远处的大雁,心里满是思念。想采一把兰花(象征高洁)寄给远方的朋友,却发现只剩下寂寞。这里的"长安游客"可能指代那些在名利场中奔波的人,诗人与他们已经渐行渐远。

下半阕更直白地表达对世道的失望。"铜驼广陌"指繁华的街道,"粉醉金迷"写尽奢靡生活,而"狂尘"二字点明这些都是过眼云烟。诗人虽然身在远方(海山北),心却还惦记着故土(上国)。

最后几句最见功力:宁愿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丘)慢慢变老,也不愿去追逐虚无的名利(十洲飏历)。冬天来了,酒杯摆好,可还有谁能懂我像欣赏菊花那样欣赏我的品格呢?这里的"菊丛佳色"既是实指菊花,也暗喻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格无人赏识。

整首词用秋天的意象贯穿始终,把老年人的心境写得既含蓄又深刻。没有直接说"我老了很伤心",而是通过看云、看雨、看大雁、看菊花这些具体场景,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忧伤。特别是最后一句反问,把孤独感推到了顶点,让每个经历过岁月洗礼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