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乐
圃韭畦蔬,嫩鸡野腊,邻酝稚子能赊。罗幕新裁,画楼高耸,松梧柳竹交遮。应便作归休计去,高揖渊明,下视林逋,到此如何,又走风沙。都为啼号累我,思量事、未遂即咨嗟。
边年奔逐,旁州外邑,舟楫轻扬,鞭□倾斜。仍冒触、烟风遂险,风雪纵横,每值初寒在路,炎暑登车,空向长途度岁华。消减少年,英豪气宇,潇洒襟怀,似此施为,纵解封侯,宁如便早还家。
边年奔逐,旁州外邑,舟楫轻扬,鞭□倾斜。仍冒触、烟风遂险,风雪纵横,每值初寒在路,炎暑登车,空向长途度岁华。消减少年,英豪气宇,潇洒襟怀,似此施为,纵解封侯,宁如便早还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用大白话讲了一个中年人的疲惫和乡愁,像现代人的"职场emo日记"。
上阕开头像拍vlog一样展示田园生活:菜园里韭菜鲜嫩,散养鸡和腊肉飘香,连小孩都能赊到邻居家的酒。新建的小楼挂着时髦纱帘,松树梧桐柳竹组成天然遮阳棚。这时候突然转折——明明该学陶渊明辞官归隐,学林逋梅妻鹤子,结果却还在为生计奔波。就像今天打工人一边幻想财务自由,一边被房贷车贷逼得继续加班。
下阕直接开启吐槽模式:这些年跑业务像快递小哥,不同城市连轴转。夏天晒成炭冬天冻成狗,交通工具不是漏风的船就是颠簸的马车。年轻时那份"我要改变世界"的豪情,早被996磨成了"好想回老家"。最后发出灵魂拷问:就算升职加薪当上CEO,哪比得上早点回家撸串带娃?
全词妙在把古代士大夫的牢骚写得特别接地气,每个被社会毒打过的人都能找到共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初听不识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