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里中诗伯偶效填词,并属予和,聊用写怀 其二
去夜猿多处,蛮山迢递,荔枝红日,细雨微茫。
愁自关心,饥能驱我,士到千人气不昂。
西斋叟,记昔曾经此,话我偏长。
阴燐野烧沙场。
更枕畔、魂惊客梦妨。
听潮生沧海,长鲸夜斗,风号大麓,神乌宵翔。
说到愁时,灯昏月黑,讵待离乡始断肠。
幡然悔,尽故园此日,诗酒襄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远行的担忧,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在诗酒中寻找慰藉。全词情感真挚,画面感强,读来令人动容。
上片:远行的忧虑与现实的无奈 开头直接点明主题:一群朋友即将轻装出发,离开淮扬(今江苏扬州一带)。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夜猿多处,蛮山迢递”,即偏远荒凉的南方山区,那里有荔枝红日,却也细雨迷茫,暗示前路艰辛。 “愁自关心,饥能驱我”道出了远行的原因:既有对家乡的牵挂,也有生活所迫的无奈。“士到千人气不昂”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即使有千人之众,士气也难以高昂,因为前路艰难。 “西斋叟”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长辈,他曾经经历过类似的远行,所以对作者说了很多话,这些话让作者感触颇深。
下片:战乱的阴影与思乡的愁绪 “阴燐野烧沙场”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磷火闪烁,野火燃烧,沙场一片荒芜。夜晚枕畔,梦也被惊扰,无法安眠。 “听潮生沧海,长鲸夜斗,风号大麓,神乌宵翔”用夸张的笔法渲染了环境的险恶:海潮汹涌,巨鲸搏斗,狂风呼啸,神鸟夜飞,象征着世道的动荡不安。 “说到愁时,灯昏月黑,讵待离乡始断肠”是词眼:当谈到忧愁时,灯火昏暗,月色无光,哪里还需要等到离乡才开始伤心呢?现在就已经肝肠寸断了! 最后,作者“幡然悔”,意识到应该珍惜当下,在故园与朋友诗酒相伴,享受难得的安宁时光。
艺术特色: 1. 对比强烈: 前路的艰险与故园的安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思乡之情。 2. 意象丰富: “夜猿”“蛮山”“荔枝”“细雨”“阴燐”“野烧”“长鲸”“神乌”等意象组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3. 语言直白: 没有过多雕琢,用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更容易引起共鸣。
总结: 这首词不是简单的离别之作,而是借离别抒发了对世道艰难、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在诗酒中寻求解脱,也体现了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典型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