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朝天(清暑堂赠蔡君谟·林钟商)
晓云开。睨仙馆陵虚,步入蓬莱。玉宇琼甃,对青林近,归鸟徘徊。风月顿消清暑,野色对、江山助诗才。箫鼓宴,璇题宝字,浮动持杯。
人多送目天际,识渡舟帆小,时见潮回。故国千里,共十万室,日日春台。睢社朝京非远,正如羹、民口渴盐梅。佳景在,吴侬还望,分阃重来。
人多送目天际,识渡舟帆小,时见潮回。故国千里,共十万室,日日春台。睢社朝京非远,正如羹、民口渴盐梅。佳景在,吴侬还望,分阃重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蔡君谟的深情和对国家百姓的关怀。
上片(前半部分)写景: - 开篇用"晓云开"点明时间,描绘清晨云散后,诗人仿佛步入仙境般的宴会场所。"仙馆"、"蓬莱"这些词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 - "玉宇琼甃"形容建筑华美,青翠树林间归鸟盘旋,构成一幅和谐画面。 - 清风明月驱散了暑热,自然风光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 宴会热闹非凡,酒杯交错,建筑装饰华美("璇题宝字"指精美的匾额题字)。
下片(后半部分)抒情: - 人们远眺天际,看到小船往来,潮水涨落,暗示时光流逝。 - "故国千里"三句表达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想象着千万户人家过着安乐生活("春台"象征太平盛世)。 - 用"调羹需要盐梅"的典故,比喻治国需要贤才,暗示友人蔡君谟就是国家急需的人才。 - 结尾说江南美景依旧,期待友人能再来此地相聚。"分阃"指担任要职,暗含对友人仕途的祝福。
全词特色: 1. 虚实结合:既有实景描写,又有想象升华 2. 双线并行:既写宴会盛况,又抒家国情怀 3. 善用比喻:如"盐梅"喻贤才,形象生动 4. 情感真挚:对友人的赞赏和期待溢于言表
这首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雅集生活和家国情怀,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暗含对治国安邦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张先作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