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盛世的图景,充满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祝福。
开头两句"卢沟晓月堕苍烟,十二门开日色鲜"描写黎明时分的景象:卢沟桥上的月亮渐渐隐没在晨雾中,京城的十二座城门在朝阳下熠熠生辉。这里用清晨的清新暗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人间盛景:"海上神仙"的传说虽然美好,但诗人认为人间平地上的繁华景象(钧天指天宫)更胜仙境。瞿昙寺里宝幢珠珞闪耀,豪华宴席上丝竹悦耳,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富足与文化的繁荣。
最后两句"春雨如膏三万里,尽将嵩呼祝尧年"是全诗主旨: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皇恩浩荡遍及全国,百姓都在欢呼祝福这个像尧帝时代一样的太平盛世。"嵩呼"是古代对皇帝欢呼的礼节用语,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恩。
整首诗用明快的笔调、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元代大都(今北京)的繁荣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由衷赞美。通过将人间与仙境对比,突出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富足,最后以普天同庆的场景作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宋本
宋本[元](公元一二八一年至一三三四年)字诚夫,大都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卒于惠宗元统二年,年五十四岁。自幼颖拔。稍长,读书穷日夜,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至治元年(公元一三二一年)策士,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泰定元年,(公元一三二四年)除监察御史,以敢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