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五首挽歌中的第四首,表达了对一位名叫恭懿太子的悼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苍舒留帝宠,子晋有仙才。 - 这两句说的是恭懿太子有着特殊的恩宠,就像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一样拥有非凡的能力。苍舒和子晋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苍舒是尧帝的儿子,后被封为苍舒国的君主;子晋则是在仙界中传说的人物,有着超凡脱俗的才华。这两句赞美了太子的高贵出身和超凡的能力。
2. 五岁过人智,三天使鹤催。 - 第三句描述了太子从小就有过人的智慧。四岁就能超过成年人的聪明。而第三句则是说他年轻时就超过了两位传说中的仙人,仿佛仙鹤一般飞得很高。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太子从小不同凡响,聪明过人。
3. 心悲阳(一作四)禄馆,目断望思台。 - 这两句表达了对太子逝去的深切悲痛。阳(一作四)禄馆可能是指一处象征哀悼的地方,而望思台则是古代帝王用来怀念先祖和故人的高台。诗人在这里通过这些象征性的地点,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悲伤之情。
4. 若道长安近,何为更不来。 -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反问,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不解。如果京城长安很近,为什么你不再来呢?这里暗含着希望太子能够归来,但又深深明白再也回不来的无奈和悲伤。
整首诗用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太子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通过对比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哀伤,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