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潘德舆招饮海山仙馆即事有作 其一

主客携樽共一痴,明窗读画且谈碑。
镂成书苑千家石,笼得才人几辈诗。
能使古贤依我活,感怀时事更谁推。
肯教白日堂堂过,跌宕还思幼好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热闹场景,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家国情怀。

开头两句写主客带着酒壶相聚,透着几分文人痴气。大家在明亮的窗前赏画、讨论碑文,呈现出一幅风雅的聚会画面。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主人收集的碑刻像"镂成"的千家石书,汇聚的诗歌网罗了众多才子。文人通过研究古籍让先贤的思想"活"过来,但谈及当下时事却无人能真正解决问题。这里既有对文化传承的自豪,也暗含对现实的忧虑。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怎能白白浪费大好时光?即便年岁增长,仍保持着少年时对学问的好奇心。一个"跌宕"既指人生起伏,也暗示着永葆赤子之心的文人风骨。

全诗在雅集的欢快中藏着深沉,既有文人聚会的雅趣,又透露出知识分子对文化的坚守和对现实的关切,最后回归到保持求知初心的主题,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