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重游无锡惠山寄畅园时,怀念好友秦松龄(号对岩)的感慨。
上片写景: 开篇用"松间上百道溪流像晴空下的白雪般喧闹"的比喻,描绘出寄畅园充满生机的山水景象。"冷瀑何年才歇"既写瀑布常年奔流,也暗喻思念之情永不停歇。后两句用"瘦梅如铁"的刚劲形象和"红桥缺处有梅花补上"的巧妙构思,展现了园中刚柔并济的美。
下片抒情: 先回忆好友年轻时从军巴陵(今岳阳)的英姿,用"三载金笳画戟"的军旅生活展现其豪迈。最后两句最为动人:劝友人不要听那些烦人的鸟叫(暗指闲言碎语),因为虽然相隔千里,但我们共享着同一轮明月。这里用"千里共婵娟"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可以超越空间距离。
全词特色: 1. 景物描写生动传神,松涛、瀑布、瘦梅都带着人格化的气质 2. 时空转换自然,从眼前景到回忆杀再到抒情,过渡流畅 3. 结尾的明月意象既浪漫又深情,是全词情感升华的点睛之笔 4. 用"铁梅补桥"这样新颖的想象,展现了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把对老友的思念化作山水间的永恒意象,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友谊就像那奔流的瀑布和共享的明月,永远不会因时间或距离而改变。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