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甲申九日,住海外,无高可登,唯城堞数尺,聊拟参军故事,暮薄观剧漫记(壬午)
桦叶经霜渐赭,篱花绽露方黄。
海城是处醉萸觞。
我有愁城千丈。
那许佩兰拟汉,只歌醴菊追梁。
琵琶一曲奏霓裳。
不减浔阳江上。
海城是处醉萸觞。
我有愁城千丈。
那许佩兰拟汉,只歌醴菊追梁。
琵琶一曲奏霓裳。
不减浔阳江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异乡过重阳节的感受,用日常可见的景物和典故,表达深切的思乡之情。
上片(前四句): 开头用"桦叶变红"和"篱笆边的菊花"点明这是深秋重阳时节。虽然身处海外的城墙上(城堞就是矮城墙),但看着大家都在喝茱萸酒过节,自己却像被困在千丈高的愁城里——这里用夸张的"愁城千丈"形容乡愁浓得化不开。
下片(后四句): 说自己不能像古人那样佩戴香草(佩兰拟汉),只能学着南朝人饮酒赏菊(醴菊追梁)。最后两句最妙:听着琵琶弹奏《霓裳》曲,就像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听琵琶一样伤感。这里用白居易被贬时写《琵琶行》的典故,暗示自己同样漂泊在外、满怀惆怅。
全词亮点: 1. 用红叶黄花这些日常景物带出节日氛围 2. "愁城"既指实地的城墙,又喻指心中愁绪 3. 通过"茱萸酒""赏菊"这些重阳节标配活动,反衬自己的孤独 4. 结尾用琵琶曲勾起双重联想:既呼应眼前看戏的场景,又暗含和白居易一样的羁旅之愁
就像现代人在国外过节,看见别人聚餐热闹,自己只能刷着家乡视频解愁的感觉,古今的乡愁原来如此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