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桃花的独特之美,通过对比和想象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写桃花的与众不同:以前只听说桃花开在普通水井边,如今却亲眼见到它生长在雄伟的龙门。这里桃树稀少,说明不是边塞常见的景象;花开得高耸灿烂,与寻常水源边的桃花截然不同。通过"露井"与"龙门"、"塞外"与"少源"的对比,突显了龙门桃花生长环境的不凡。
后四句转入更深层的思考:诗人说这些桃花似乎故意不在应季开放,像是要让自己挺拔的身影倒映在楼阁的窗轩上。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与其说这些桃花是被风雨吹落的,不如说它们更像是被人采摘后依然保持着尊严的姿态。这里用"摘罢"与"风翻"的对比,暗喻人生选择:被动随波逐流不如主动把握命运,即便遭遇挫折也要保持傲然姿态。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人格化,通过桃花的生长姿态隐喻人的精神追求。龙门的高峻环境象征人生困境,而桃花的"异少源"则代表不随俗流的品格。最后关于"摘"与"逐"的选择,更是点明了面对逆境时保持尊严的态度,比单纯描写景物更显深刻。
萧悫
萧悫,(约公元561年前后在世)字仁祖,兰陵人。生卒年不详,约北齐武成帝太宁元年前后在世。工于诗咏。天保中,公元554年(左右)入齐。武平中,公元572年(左右)为太子洗马。陈后主时,为齐州录事参军,待诏文林馆。卒于隋。悫曾于秋夜赋诗,其两句云:“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颇为知音所赏。有集九卷,(《隋书志》及《两唐书志》)行于世。